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五十一章进京  (第2/2页)
下了绘画,也放下了雕刻,甚至放下了部分学业,乘着陈四娘未嫁的辰光学习琴技。实际上一心真的不能多用,若以学业为主,再辅以一两样业余爱好,作为放松压力的,倒也可。可这段时间他选择的项目太多,甚至为了四种新体字,又浪费了大量时间。学了很久的琴,进步不大。对他来说的,对陈四娘来说,进步已经十分惊人。    这一放,精中精力学琴,两个月后,琴技居然真的大涨。离大家地步,十分遥远,但比起向柳永弹《普庵咒》时要好得多,至少差不多的基本功全部掌握了。    以后琴弹得好与不好,要看他花多少时间去练习。    这才在十月底,将陈四娘出嫁。没有让郑朗关照,大娘就主动拿出来许多嫁妆,真象嫁女儿一样。从这一点看,大娘心肠真的很好。以至于陈四娘出嫁时,哭得象泪人一样。    哭得差不多,郑朗才说道:“四娘,我知道你喜欢我爹爹那把琴,可是先父遗物,不能给,等过几年,若有条件,我带一把好琴给你,权当报答你的授琴技之恩。”    “大郎,奴只是爱,可奴的身份,那敢有这奢望。”    “不要小看了你自己,若不是你命运不公,出身大家,再有这手好琴技,未尝不是一名好仕女。”    说了一些关照话,才让陈四娘坐上花轿。    少了一人,似乎家里变得冷清起来。可这时候郑朗却遇到了麻烦,写了几天字,突然间,发现自己写的字很别扭,再绘画,同样也是如此。心中清楚了,瓶颈来了。    突破后,无论书或者画,都会有再次的飞跃。突不过去,有可能很长时间就如此,甚至有可能会倒退。    吃过了晚饭,十一月初了,天变得很寒冷。    呼啸的寒风从瓦棱上吹过,带着一声声悲号,几个娘娘开始生火取暖。    郑朗走进前屋,看着几个娘娘,心中好笑,这几个娘娘都是典型的小富即安。看到店铺收入正常,甚至比往年收益更高,对佃农的租子都没有多大兴趣,而且也很知足。    每天要么在村中转一转,到了天一黑,绝对的关门。毕竟寡妇六前是非多。几个妇人就坐在前厅一个劲的闲聊。    先喊好,mama多,爱多,可也麻烦,问好,要问七声。    问过好,坐在下首,说道:“儿想出一趟远门?”    “做啥?”    “去哪里?”    七嘴八舌的问道。    “儿想去一趟东京城。”    “去那么远的地方做什么?”大娘担心的问。    “又是武家那几个哥子勾引你?”亲娘四娘有些不悦的说道。    “不是,与他们无关,他们皆不知道。这是儿的想法,你们也看到儿每天在练字。”    “对。”    “是不是连刘知州都夸奖儿的字?”    “嗯。”“是因为儿的字里面有一股真洒之气,可是儿每天呆在家中,闭门造车,却使儿子遇到了瓶颈,因此,想出去转一转,看一看山河,养一养气。”    “那好,你去郑州城吧。”二娘说道。    “不行,太近,开阔不了胸襟。”    “可你太小了,要么我们陪你一道去东京城。”三娘说道。    我出去只想看一看宋朝的河山,壮阔一下胸怀,带着你们七个关怀到无微不至的mama去东京城,还开个什么怀!郑朗看着几位娘娘眼中又担心,又关切的眼神,很是无语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